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10 19:31] 网络搜索电器维修暗藏骗局 选择品牌售后服务更为保险
- [2025-05-10 19:30] 5个品种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
- [2025-05-10 18:37] 景区免费开放,不靠门票靠什么
- [2025-05-10 18:36]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
- [2025-05-10 18:18] 最高相差100元!5大视频平台会员价格对比:苹果手机充值更贵
- [2025-05-10 18:16]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- [2025-05-10 18:15]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- [2025-05-10 18:08] 2025北京书市:一场年轻态、文艺范、惠民性的文化盛宴
- [2025-05-10 18:05] 假卖防疫物资+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
- [2025-05-10 18:01]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- [2025-05-10 17:59]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
- [2025-05-10 17:54] “转角遇见美”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
- [2025-05-10 17:49]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
- [2025-05-10 17:41] “转角遇见美”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
- [2025-05-10 17:17]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- [2025-05-10 17:15]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
- [2025-05-10 17:14] 聚焦进博会|进博会“智慧大脑”扩容 实现智能预警
- [2025-05-10 17:05]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
- [2025-05-10 17:04]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
- [2025-05-10 17:00]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